奇书网 - 言情小说 - 大白的科举人生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06

分卷阅读206

    京中的春风楼,用时不过十天,那些女子一路也没有遭到非人待遇。

还有在京中卖的奇贵无比的北疆精品干果,价钱直逼冬季的荔枝,让人又爱又恨,仔细一瞧,上面虽然有三个商家的标记,其中之一,不就是江家的水纹标记吗?

这下子,京城的人才慢慢缓过神儿来,以前没注意到这许多江家,竟都是兴庆府江家,等大家发现时,生活中已经充满了江家的身影。

这只是普通人家的观感,至于军中的人,用着江家的商用地图,还有定北书院传出来的沙盘,感受只能更加深切。

再看看今年起,在京城迅速扩散开的百货铺,以价钱便宜,货源齐全,在京中的商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。

那百货铺中,南来北往的商品应有尽有,地上跑的,海里游的,只要你想得到,那百货铺就能给你找出来。

还有那些一时想找珍奇物品却没有门路的,去江家的百货商行去转一转,就算京中的商铺没有,人家也能从别的地方给你找出来,只要你出得起价钱。

这并不意味着江家就不做普通人的生意了,相反,百货铺的主要针对人群,反而是那些普通百姓。

从简单的针头线脑,到蔬菜米面,衣裳鞋袜,只要是普通人家用得到的东西,在百货铺都能找的到。

关键是人家不仅货源齐全,你买东西多的话,还会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折扣。对于平常出门平白多得两根针都能高兴一天的百姓来说,那就是让他们占了大便宜了。

因此江家的百货铺从在京中的西市开起来的时候,就吸引了好大一部分普通百姓。

经营了大半年后,已经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。在京中开起了两家分店。

以往,大家从没有把这么多江家联系在一起,觉得这些人会是同一个江家。甚至大家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好用又方便,并不会过度的关注是谁家的产业。

毕竟这只是上不得台面的商家手段,并不能真正的影响大局,位高权重的人,反而不会去注意这许多的事情。

经过沈映康的婚事,京中大家族才猛然间发现,兴庆府江家,已经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,慢慢的发展壮大,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。

影响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加上江家已经与宁王殿下联姻,虽说宁王没有实权,但是现今的所有王爷,手里都没有实权啊。

宁王可是今上的亲弟弟,与别人能一样吗?要是宁王一辈子真的就只娶江绯灵一人,那宁王就是货真价实的江家女婿。

江家也算是正经的皇亲国戚了,也就是说,江家已经在悄悄地完成了改换门庭的大事。

他们唯一庆幸的,就是江家的根基在北疆,要是江家的根基在京城,那就大大的不妙了。

京中的蛋糕本来就是有数的,要是让江家插进来分走一大块,损失的是谁,那可真就不好说了。

京中的大家族,只能在暗中加强对江家的重视,却是已经不能在暗中对江家使绊子了。

兴庆府江家已经成长到他们不能随意撼动的地步,除非鱼死网破,要不然他们轻易不会与江家作对。

所以,沈映康的婚事,是江家暗地里的部分势力慢慢的往明面上转变的开始,也是兴庆府江家慢慢走近京中大家族视线的开始。

江绯白选择这个时机,展现江家的实力,一来是因为江家的发展需要,有些事情已经不是江家一家人就可以周转的,加上盛国公府林家也不行。

他需要借此机会,吸引更多想要啃一啃江家这块蛋糕的家族。

二来,也是星星越来越大,江家需要更加快速的发展,传闻宫中皇后今年又有了身孕,不知道到时候会生下公主还是皇子。

要是公主还好说,要是一个皇子,以后就有的热闹了。

一个是从小长在外面,从来没有和亲生父母亲近过的儿子,一个是从出生就亲自教养长大的儿子。

人心都是rou长的,帝后最终的选择会是哪个,谁也说不准。

而且星星这些年在朝中众人眼中,就是一个身体虚弱的孩童,养在大德寺,到底长成什么样,谁心里都没有底。

朝中众人的心会往哪边偏,其实也是很不好说的一件事。

太上皇还在,是不会让那种事情发生,但是太上皇终究不年轻了,万一没有等到星星长大的一天,就走了。

那皇帝会选择一个亲近江绯白这个大臣的儿子继承大统,还是会选择一个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,知根知底的儿子,还有待商榷。

要是发生那样的事情,星星到时候凭什么去争取?要是星星不争取,江家还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吗?

所以,自从知道中宫有孕的消息后,江绯白心里的紧迫感就越发浓重。为了星星也为了一家子人,江绯白必须加快江家发展的速度。

即使现在就暴露江家的实力,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。

在江绯染与白珩的儿子江星启出生时,震惊大景的闻喜县黄河大桥正式建成。

当天,江绯白与书院全体师生齐聚闻喜县,已经毕业的书院学生,能赶来的,全部都赶到闻喜县。

江绯白带人赶着马车,拉着江家准备的第一批价值十万两的物资,长长的一条上百辆马车的队伍,率先走上了那座命名为“定北桥”的大桥。

开始时,羽书先生与林随波老先生互相争抢第一个过桥,检验这座桥坚固程度的重任。

谁都知道,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,要是成功,自然有无数的赞美与掌声,要是失败。

不仅是江家近五年的投资全部打水漂。更重要的是,这桥高近百米,有个万一,掉下去基本就没命了。

羽书先生当时大笑着说:“老夫作为书院的院长,我书院学生有此成就,理应老夫第一个上去支持。”

“哼,这种历史性的时刻,当然是老夫第一个去走一遭,说不得这就成了老夫刺杀安王之后,人生中的第二个大成就。”

第章定北桥

江绯白在两位老先生争执的时候,悄悄让人准备了近百辆马车,接近十万两白银的物资。

然后告诉两位先生:“建这桥的初衷,就是缩减南北之间的距离,到了现在,先生就把这种需要仪式感的时候,留给晚辈这些年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