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 - 言情小说 - 长玉帝姬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73

分卷阅读173

    留个心眼便是了。”

小门童往府邸门中深深看了一眼,懵懂点了点头。

伙计打了一个哈欠往里走,叹道:“好不容易太平了十年,如今这怕是又要开战,咱们有一日好日子过就算一日吧。”

小门童赶紧追上去道:“这回真要开战了么?”

伙计摇摇头:“是啊,这八帝姬的人头都寄回来了。再说……”顿了顿,话音当中颇有些惆怅,“再说如今陛下不理朝政,又宠信妖妃郑氏和九帝姬这二人,她二人在陛下身边谄媚讨好,叫陛下如今荒唐成这般模样……这燕国啊,难。”

几个人低声说了几句,不久后又笑说盛京近来别的趣事儿了,笑声当中,将丞相府李宅的大门紧闭上。

*

丞相府书房当中。

薛止面前的茶已经换过好几趟了,对面的年近半百的李丞相却仍旧没有答话。

薛止抬手捧起茶盅呷了一口,半晌眉眼一抬,静静盯着对面沉默不言的李相微笑道:“舅父考虑得怎么样了?”

李丞相默然一阵,乌沉沉的眼珠子抬起来,盯着薛止道:“三殿下今日特地过来再拜访老夫一次,是已经等不及了?或是身边没有旁的能人给三殿下当枪使?”

薛止微笑道:“外甥只是不忍李家落到不久之后的境地。何况,魏氏陷害我母妃致死,如今后宫里能说得上话的李氏女子,一个都无。再者,舅父也知道如今魏皇后越发嚣张,趁着陛下不理朝政,借着自己皇后的名头,在朝廷当中安插了不少自家的亲臣。眼瞧着魏氏这样给李氏当奴仆都不配的家族忝居上位,外甥替舅父觉得不值。”

李丞相静默了片刻,道:“三殿下的身边的人手已经足够多了,宫中几乎都是三殿下耳目,想来登位路上,也不会有什么阻碍。李氏一族,恐怕帮不上殿下什么忙。”

对方的拒绝倒并没有使薛止急躁,他微笑了一下,“舅父,你当真愿意瞧着魏氏如此嚣张?从前太后娘娘尚在人世的时候,李家自然无需担心自己的地位,可是如今太后娘娘不在了,魏皇后在宫中独大,郑妃就算再如何受宠,到底背后无什么根基。现在趁着李氏党羽尚在朝中,若是不将魏家压制,来日真到分庭抗礼那一日,咱们未必就有胜算。何况,舅父,难道您心中真的就不恨么?”

李丞相的身形微微晃动一下。

薛止抓住机会,起身踱步至李相身边盘腿坐下,“李氏忠君,扶持着陛下登极,可是陛下却未曾有一日真正信赖李家。陛下他,憎恨太后多年的约束,也憎恨他登基之处李家的独揽大权。当年纵容魏氏谋害我母妃腹中的皇子,后来又对魏家在朝廷上的举动视若无睹。这么多年,舅父您为陛下鞠躬尽瘁,太后与我母妃伺候陛下也是如履薄冰、尽心尽力,可是到头来,李家如今得了什么?”

李丞相听着耳边薛止的说话声,半晌冷笑了一声:“我乃燕臣,非吴臣。”

薛止却只轻笑一声:“舅父,您心里其实心知肚明。这天下之主谁来当,都可以。但只要李氏是唯一的权臣就足够了。您如今再扶持着陛下,只怕将来所得的结果不尽如人意。陛下原本昏君,而我有意代之,除天下万民之疾苦,这个时候您站在我这边,是顺应天理。舅父,您一定要想清楚了。”他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书信,摆在李丞相的面前,微笑道:“只要舅父站在我这边,我绝不会让舅父失望,来日的燕国,不论有我薛止,还是无我薛止,李氏都会是毫无疑问的宠臣一族……何况,我是您如今唯一与薛氏一族有所关联的外甥。”

李丞相静静瞧着摆在自己面前的那封信笺。

灯火摇曳当中,薛止笑意轻柔:“舅父,您做一个选择吧。”

*

坤宁宫当中,宫人都屏退殿外,内殿唯余魏皇后与兰姑竹姑二人。

魏皇后听着兰姑在耳边低声回禀这些天来宫内外的消息,越听,手就攥得越紧。

一刹那,她手中那一颗葡萄便被捏碎了,鲜红的汁水流得满手都是。

“当啷——”

魏皇后随手便抓了身边一个果盘恨恨扔在摔碎在地上,瞪着兰姑不可置信地咬牙问道:“李丞相今日当真在陛下面前说要认郑小宛那个贱人为义女!?”

兰姑竹姑见魏皇后发这样大大的脾气,连忙跪下。

兰姑惶惶低声道:“如意嘴里说出来的话,估计不会有假。娘娘,您还请息怒啊。”

魏皇后气得脸色发青,她一手捂着脸背过身去,不住地冷笑:“息怒、息怒。要本宫怎么息怒!?李家这是什么意思?从前还不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,憎恶郑氏妖妃惑君吗?怎么转眼要认郑小宛作义女?”

兰姑忙低声回话:“这、如意说他也不甚清楚,只是今日李丞相突然入宫,就上奏了陛下这件事情。陛下龙颜大悦,郑氏也很是高兴,当场便叫了李相一声父亲。”

魏皇后冷笑:“她能不高兴么?从前她身为贵妃,可也不过就是一个背后无什么背景的空架子罢了,如今有李家在背后为她撑腰,她岂不是准备一跃本宫登顶后位了!?”

竹姑忙道:“皇后娘娘,郑氏这种罪臣之女怎敢?”

“怎敢?”魏皇后冷笑,“她都有天大的本事把薛长玉回宫的事情压下来,还能有什么不敢的?如今她仗着陛下的恩宠嚣张至此,在宫中处处收买人心,又认下李丞相为义父……李家可真是审时度势啊,从前仗着太后和贤妃那两个妖妇,如今太后贤妃不在了,便与郑氏勾结……”

竹姑愤然道:“娘娘,自从九帝姬回宫之后,处处奉承郑妃,如今借着郑妃,九帝姬多得陛下宠爱。有她二人在陛下身边,久而久之,奴婢害怕她二人谗言于陛下,陷害娘娘与十一帝姬啊……”

兰姑也道:“竹娘的话确有道理,娘娘,咱们也应该早做打算。当初安氏的死始终是九帝姬的一个心结,娘娘又是致使她当初和亲的第一人,想来她心中对娘娘多有怨恨。当年安氏为娘娘做了那些龌龊事,奴婢只怕安氏临死之前托人与九帝姬交过底,若是让九帝姬知道了,只怕不妙。何况如今她与郑妃勾结,定然也有心对娘娘不利。”

魏皇后沉默一阵,攥紧了手:“九姬与郑氏勾结,如今日日奉承陛下,陛下又与郑氏寻欢作乐、不问朝政,宫中的人现在事事都过问郑氏为多,本宫是该早做打算。”

殿门骤然被人叩响,只听见外头的小宫女恭恭敬敬道:“皇后娘娘,外头九帝姬前来请安,就在外殿候着您了。”

魏皇后一怔。

竹姑兰姑也是面面相觑。

魏皇后缓缓起了身,冷笑道:“真是来得巧。”

兰姑慌忙起身搀扶魏皇后,忧心道:“九帝姬回宫这一段时日都不曾